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知见录/网民与网名/胡一峰

2020-04-10 04:23:5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古人“幼名,冠字”。“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字”是成年礼的标配,也是朋友圈裏的称呼。号,则更随性一些。中国人的表字、别号从何时开始大面积消失,我没有细緻考证过,大约是在上世纪中叶,或许也是文化大众化的结果之一吧。

  二十多年前,我们成了网民。上网註册,自然有了网名。那时很少人用真名作网民,不过,还是把起网名当作一件挺严肃的事儿。不信你回想一下那时的QQ列表或校园网通讯录,有的网名富有诗意,有的讽世喻理,有的神秘莫测,再不济也和真名或地域有点关係,既表明心迹,又与众不同,似乎延续着古人表字、别号的传统。

  我读大学时,一次学校开大会,有位副校长登台训话,谈到网民越来越多,她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口气道:“我不反对你们上网,但你们能不能给自己起个好点的网名?我竟然在校园论坛上看到有同学叫‘米饭裏的蛆’!”

  此言一出,台下顿时哄笑起来,那位起了此名的同学,估计也混在人群中窃笑不已。我至今不知“幸运”地受到副校长点名的同学姓甚名谁,估计副校长本人也不知道。不过,私下以为这网名虽不雅驯,却颇道出些许世事真相。

  网名给了我们新的身份,又像是敲开新世界之门的暗号。那年头,论坛上总有几位以网名行世的大佬。大家谈到他们时,也总是敬称其网名。这好比称晁盖为“天王”,才显是自家兄弟;又彷彿“阿根”进了外企,同事便须唤他“罗伯特”方才得体。张罗版聚时,参加者也以网名相呼,交往多年而不知真名实姓的,大有人在。非要追究真名,会被认为无趣甚至居心不良。当然,也有许多网名因寄讬了不堪回首的感情或往事,被狠心封存以至於湮没无闻。

  文化潮流循环往复,旧日重来活久必见。今人之网名不妨看作古人字号的替代品,藏着一篇文化更迭的大文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