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瓜 园/井底之蛙/蓬 山

2020-05-27 04:24:2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古人想像力飘逸肆恣,莊子“水击三千里”,宗悫“乘长风破万里浪”。然古代中国人对大海敬畏多过亲近,真正“乘桴浮於海”者少之又少。在西方大航海时代几百年后,直到一八六六年,中国才派出第一个出使欧洲的官方考察团。带队的是满族老官僚斌椿。而他之所以中选,并非因为有多高的西学造诣,而是其子与“洋道台”赫德相熟。

  斌椿沿途考察不可谓不认真,回来后写了一本《乘槎笔记》,是中国第一本亲历、亲见、亲手写成的有关欧洲的考察报告,记述了他对火车、电灯、电梯、显微镜、电铃等新科技的新奇感受,大开眼界。

  但是作为一个旧式官僚,斌椿难以放下天朝上国那种骄傲的自尊。他在法国参观显微镜,看到水滴经放大后显示当中有虫“作虾蟹形”,“各种草木形状,奇异不能尽述,据云皆水中本有之物,极纤一飘”,便归结为是莊子笔下的“蛮触之调”。

  看到有人跨在转轴“木马”上,“驰行不已”,便联想到诸葛亮的“木牛流马之遗意”,其实那是新式的自行车。

  在瑞典国接受王室招待后,斌椿又赋诗曰:“西池王母住瀛洲,十二珠宫诏许遊。怪底红尘飞不到,碧波青嶂护琼楼。”读者初见,很可能以为此诗出自《封神榜》或《西遊记》。

  斌椿有其时代局限性,不应苛责。然井底之蛙的思维,却应引以为鉴。当今全球化时代,中国已位居世界经济次席,但“井蛙不可以语於海”者,仍大有人在。此类盲目自大,已成为某些人的习惯思维,给一巴掌都拍不醒,反过来还要怪清醒者“灭自己威风”。较之斌椿式懵懂无知,不仅可悲,而且可恨。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