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知见录/技术性沉/胡一峰

2020-07-10 04:24:4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说起来,大部分社交媒体“心地”善良。比如,微信有“点讚”。点讚大多确是想“讚”,有时不见得真是“讚”,只是“点”罢了。但微信没有“讨厌”设置。其他一些社交媒体也多不设否定选项,如果要反对,必须写下具体意见,隐含的逻辑似乎是:喜欢可以无理由,讨厌必须有实锤。想想这倒也符合世相实情。

  因此,当你看到一条不那麼喜欢甚至厌恶的朋友圈时,可以批驳反对,可以选择不看,性子刚烈的还可以屏蔽,甚至删除、拉黑,但是,你无法像“点讚”那样快捷和直率地表达自己的厌恶。

  据说,这样的设计,并非疏忽,而是策略,因为这有利於延长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停留时间。一天发出几十个乃至上百个惠而不费的“讚”,心情即便不变好也不至於沮丧、烦闷。但如一天按了几十下“讨厌”,恐怕就会怀疑自己和这个平台是否相宜,久而久之,难免弃之而去。

  社交媒体既已成当下人们生活世界一大部分,只有“点讚”没有“讨厌”显然是不够完整的。抛开被媒体平台策略地长时间“挽留”不说,还让人产生一种“吾道不孤”的错觉。事情的真相却是,道不同者并没有消失,只是被技术性地选择了沉默。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有“点讚”,又有“讨厌”,实情可能会变得愈发凌乱不堪。俗话说,一样米养百样人。世界那麼大,不可能“三观”人人相同,更何况还有千奇百怪的口味偏好。追求真相真理,当然需要所有意见尽可能得到表达。但是,日子不是在实验室裏过的。善意的欺骗、隐忍的沉默、克制的愤怒、无言的默契,生活中一个也不能少。人生之大勇敢,不在怒潮澎湃,而在兼收并纳,化於无形。

  我发朋友圈也算勤快了,有时是絮叨的感想,有时是吃过的菜肴,有时是偶遇的一条河或一隻猫,有人点讚,心生欢喜,但也很感激那些被打扰却不明言的厌恶。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