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文艺中年\不“疫”乐乎\轻 羽

2020-07-14 04:24:2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香港话剧团在新冠肺炎尖峰期间举办短篇文本创作计劃,参加者来自四方八面,当中有部分是专业的戏剧工作者。他们原本是舞台演员或戏剧教育导师,因为疫情影响,该段期间各项工作暂停,於是唯有另觅生计,撰写剧本既是艺术创作,同时或可赚取微薄的稿费。

  其中一个作品《我的抗疫生涯》是典型例子。故事的女主人翁有传理系学位,然后再到演艺学院进修戏剧,毕业后从事自由身演员,参与舞台表演工作,另亦在不同学校担任戏剧培训导师。近年结婚生育,其丈夫亦是舞台演员,小康之家本来乐也融融。可是疫情来临,两夫妇顿时失业。为口奔驰,女主人翁马上寻找各类型工作,套用粤语俗话就是“马死落地行”。

  可是以往多年都只是从事戏剧艺术,那麼现在可以找到什麼工作?在朋友介绍之下,她找到一份疫情之下兴起的行业:消毒清洁。在公共交通工具的车厢内喷洒“光触媒”涂层,让车厢保持衞生。这是体力劳动工作,并且大多在深宵时分,车辆下班回到车厂之后才可进行。其间她遇到以往从未经历的情境:有些车厢完备清洁,有些车厢乱七八糟,反映了司机本身对车辆的爱护程度。她最“难忘”的经历是喷洒公共巴士。车辆停泊在露天停车场,其时却是白天。在没有空调的车厢内工作,令她感到呼吸困难,气喘如牛。

  艺术创作是源於生活、反映生活,最终超越生活。女主人翁在短篇剧本内生动地描述了自己的不平凡经验,但也不忘从中增进艺术感知。例如她透过车厢情况想像到司机的喜好,那就是表演戏剧时所需的观察力。即使消毒巴士而身心疲累,她亦当作是体能训练。《我》的剧本虽然简单直接,但符合了比赛的命题:不“疫”乐乎。

逢周一、二、三见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