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閒性閒情/印纽造型露破绽/李英豪

2020-07-17 04:24:2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附图为三十多年前所见旧刻玉印,藏者说是“汉代玄武纽玉玺”,颇有值得商榷之处。首先是其印纽造型不对劲。《后汉书.王梁传》载:“赤伏符曰:王梁主卫,作玄武。”《註》:“玄武,水神之名,龟蛇合体。”《楚辞.远遊》早有“召玄武而奔属”之句;《补註》明确指出:“玄武谓龟蛇(“四灵”之一),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麟甲,故曰武。”《文选註》:“龟与蛇交曰玄武。”该印纽刻龟甲,既非蛇首,亦非龟首,而竟然是似狮而有髯的另一传说动物“辟邪”;可说不伦不类,令人质疑。以在下数十年来所知所见,历来汉代玉器考古出土的实物,从来没有这一种怪异併合的形制;或许因个人谫陋见识少吧!仿古者自以为是,把西汉时始有的著名玉辟邪头部,张冠李戴般“嵌”在龟身上,妄自揣测那就是“玄武”。一九七二年陕西咸阳出土呈蹲立状的立体圆雕玉辟邪,就是颔有长鬚的造型。迄今发现的珍罕品中,并无身有龟甲者。况且汉玉刀工有豪气,刀法圆浑雄放,风格古拙;不像明、清仿品缺刀艺味道和流於工匠化。真古者玉质坚结温润,精光闪蕴,经逾二千多年水浸土蚀痕迹和色沁皆天然;不会如后仿伪古者外表油腻腻像涂上茶油。

  另有人妄言该“玄武纽玉玺是汉代帝后所专用”。根据历来考古及实物出土纪录,迄今所知汉代帝后玉玺仅有一件遗存,现藏陕西省博物馆;乃一九六八年咸阳市韩家湾狼家沟出土,为新疆和阗白玉,玉质上乘,呈正方形,并无甚损蚀痕迹,坚结完好。玺上凸雕螭虎纽,四侧阴刻勾连云纹;印文阴刻篆书《皇后之玺》四字。既然此玺於汉高祖和吕后的长陵一带出土,应属吕后的用玺。自秦始皇以玉(蓝田玉)作螭虎纽的传国玺(李斯书印文,玉工孙寿刻成),就视为帝王的象征。两汉承秦制,只有帝后、太后和诸王的用印,才可称为玺,材料是玉;臣下者则称作印,印材不得使用美玉。汉製对“纽”规定的造型很严格,据汉官仪和汉旧仪明文记载,天子和皇后要刻螭虎纽,绝不会刻龟纽,更不会出现辟邪首与龟身合体的“怪胎”。纵使是龟纽,也严格规定是列侯、丞相和大将军等用,但印材要用黄金;二千石的御史,龟纽仅能用银。我们要正确辨证,应求真凭实据,细心抽丝剥茧,切勿信口开河,胡乱揣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