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以梦为马/匠心可贵/管 乐

2020-07-17 04:24:2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友人正在创作一个有关匠人的系列小说,其中一篇已经刊发的关於古籍修复师的小说,部分章节最近还被选入了高考全国语文卷,以阅读理解的形式,让考生分析主人公身上的“匠人精神”。其实,每说起“匠人精神”,我们总会不由自主地心生敬意。特别是在追求短、平、快的当下,择一事、终一生,尤显稀有可贵。

  几年前,一部名为“致匠心”的短片打动无数观众,也让“匠心”一词迅速流行。虽然本质上来说这是李宗盛为New Balance製作的一支广告宣传片,然而三分多鐘的“走心之谈”,却成功唤起了人们对匠人精神的敬重──“听从内心的安排,专注做点东西,至少对得起光阴岁月。”

  有别於过去专指技巧和艺术方面的创造性,“匠心”如今更多地被用在手艺人身上,特指专注执著、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因为从事文化报道的缘故,我在採访中接触到不少手艺人,有铜匠、修表匠、製琴师、泥塑师,等等。与他们交谈,话题往往离不开初心、理想与传承。儘管身份不同、故事各异,但他们的内核却是高度的相似:怀揣一份信念,从老一辈手中接过技艺,然后倍感珍惜地继承下去;在日复一日的平淡日子裏,耐住寂寞,不厌其烦,力求完美再完美,即使面对后继无人乃至各种变数的可能,依然能够从容安定,心无旁骛。就像李宗盛在短片裏的旁白道出:“手艺人往往意味着固执、缓慢、少量、劳作,但是这些背后所隐含的是专注技艺,对完美的追求。”

  说实话,我很喜欢访问手艺人,走访他们的工作坊,观察他们的製作过程:专心致志,不被外界干扰,也不刻意去讨好他人。那股从他们身上散发出的强大的安静平和的力量,很是治愈。或许,“以清淨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即是如此。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