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大川集/粤语长片/利 贞

2020-07-29 04:24:1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相信对於很多香港年轻人而言,提到“粤语残片”想到不是那一齣齣黑白电影,而是陈奕迅那首歌。我一直想找来听听,但一直没有机会。一天深夜,心血来潮,随手打开搜索“粤语残片”的第一个结果──结果就看到了凌晨三点。

  那部粤语“残片”叫《危楼春晓》,电影讲述的是一班住在同一间旧唐楼裏低下阶层市民的故事。在年久失修的板间房裏,这一群性格、背景、职业不同,但同样一贫如洗的人互相支撑,互相依赖着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

  影片刚刚开始的时候,各人虽清贫但毕竟都有一份工可以勉强餬口。偶尔也有人急需用钱,其他住客也会倾囊相助。最令我动容的是一场生日宴的戏。两位租客生日相近,於是约定一同请众人食大餐,谁知一个被拒绝预支薪水,另一个被学校辞退,都囊中羞涩。另外一位租客见两人愁眉不展,询问之下,一口应承下来答应帮忙。生日当天,其他租客都围坐一桌引颈以待,谁知上桌的食物都是鱼蛋、炒粉麵等等街边小食。帮忙的租客解释原委之后,众人也都毫不介意,一样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在模糊的黑白画面中,我看到的是一份无论何时都追求美好生活的苦中作乐、一份赚的都是乾淨钱的心安理得。

  但到后来,经济不景,租客们要麼收入锐减要麼彻底失业,身体尚可者沦为苦力,连苦力都无法承受者唯有卖血维生……香港整体上的经济低迷,传导至社会底层,就是打破脆弱平衡和泯灭缥缈希望的灭顶之灾。这部一九五三年的电影,即使以六十年后今天的视角去看,都有着出乎意料的写实和犀利。我应该会找更多来看,他们对我而言,不再是“残片”而是“粤语长片”。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