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书之妙道\晋唐笔法的变异(上)\邓宝剑

2020-07-30 04:24:0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晋代王羲之《远宦帖》

  一个时代和另一个时代的书法,区别往往一目了然。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差别,除了审美趣味的变迁之外,还有书写器用所引发的执笔、运笔的变迁。

  晋人与唐人笔下的点画形态虽然有所不同,然而自今天看来,晋、唐笔法脗合之处甚多,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宋初是一个转折期,无论是毛笔的形制还是执运的动作,书家都处在古今际会的不同抉择中。元明以后的笔法与晋唐相比,便明显地呈现为不同的时代面貌。

  这是由於晚唐以来,随着高桌子的流行,人们渐渐习惯於将肘倚靠在桌子上,元明时对此已经司空见惯了。由於臂部不能自由活动,所以书写较大的字时,就需要有所调整。在肘、腕皆着案的情形下,为了增加手指导送笔管的幅度,於是将单鈎执笔改为双鈎执笔,通过中指鈎笔管,竖、撇、捺等笔画便可以非常舒展,无名指抵在笔管内部,可以使笔管的受力均衡而易控。如果写更大的字,仅仅通过调整手指的分布和动作也是不容易的,於是还需要将腕悬起来,以增加指腕运动的範围。

  从手指的分布看,双鈎法渐渐取代单鈎法而成了主流。从肘腕与书案的关係看,肘悬而腕着这种方式渐渐被遗忘了。从运笔的动作看,撚转笔管的动作渐行隐退,而提按的成分逐渐增加。这些因素导致了点画形态的改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