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十八弯/正在消失的城中村/关 尔

2020-08-11 04:24:2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楼与楼握手相依,巷与巷百折千回,即使在艳阳高照的白天,头顶上能看到的天空,依然只有一线。与周边鳞次栉比的高楼相比,“城中村”好似不想长大的小孩,坚守原地,维持原貌。有人说它们是城市的“伤疤”,也有人留恋当中不一样的风景。

  城镇化的进程,本质上就是“城进村退”的演变。调查显示,中国正以每天消失八十到一百个自然村的速度,将一代人的乡村记忆连根拔起。作为最早推进城镇化的特大城市之一,广州曾经拥有三百多条城中村,居住人口数百万。

  这裏是城市中神奇而独特的一隅,往昔阡陌纵横的稻浪菜田裏,早已长出喧嚣与生机──孩子们在阴暗的小巷裏捉迷藏;大人们在热闹的街边搓麻将;老鼠和蟑螂肆无忌惮地穿街而过,夜市摊档的吆喝声此起彼伏,散发出难以抗拒的麻辣鲜香……嘈杂、髒乱、鸡犬相闻,宛如市井生活的一幅浮世绘,与周遭现代精緻的钢筋水泥建筑形成魔幻现实主义的对比。

  但它自有它的魅力。这裏或许缺少阳光,却从不缺少梦想。外来客们往往凭藉执剑闯天涯的一腔热情,将城中村作为入城后首个落脚点。相对低廉的租金和生活成本,让他们得以在城区拥有一方栖身之地。每一扇窗户下,每一个角落裏,都藏有年轻而不羁的灵魂,他们在这裏蛰伏蓄力,静待时机,有时欢笑,有时痛哭,有时志得意满,有时鬱鬱寡欢。唯一的共同愿望,就是某一天可以有尊严地离开,成为真正城裏人。

  然而,还没等梦想照进现实,留给他们的立足之地却已日渐消失。随着一轮又一轮拆迁改造的进行,城中村的乡村气息被逐渐抽离,取而代之的是高楼林立、秩序井然,与周围环境越来越没有违和感。而当中千年的宗祠,巍然的庙堂,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积澱的标识,也慢慢地消失殆尽。

  终有一天,城中村的“握手楼”和“一线天”,只能存在於口口相传的笑谈裏。但那段收留了年轻奋鬥者狼狈与迷茫的岁月,仍将永久镶嵌在“广漂们”的记忆中,留待午夜梦回,长思量细品味。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