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閒性閒情\凭绢鉴真辨假\李英豪

2020-09-11 04:24:1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廿多年前,一名古书画商力荐手上一幅绢本《鹰雉图》,指是“南宋著名画家李迪的作品,十分珍罕”云云。宋画真迹稀贵,人所共知;不过,光细察其用绢,几可断定是后仿的贋品。为什麼呢?   除了假画的绢新淨稀薄和品质较粗劣外,所交织的纬线却是双丝的,并非宋代的“单丝织法”;看来应属近代机器所织,南宋那时怎可能有这麼先进的机织法呢?我国早已有一些专家,从留存至今的真迹,证实宋代绢本书画,绢的织法上,横和竖皆用单丝,而横线较竖线稍宽;色调与较深色的宋代藏经纸相仿。   虽然那时出现了一种似属双丝绢的织法,其实细加深究,就会发觉其所有纬丝皆是单丝,只是纬线与经线交织时,每组经线中的一根丝沉在下面,另一根丝却浮在上面。这种形式的绢还不能称为“双丝绢”;只有经线与纬线交织间,每两根丝同时沉在下面、或浮在上面,才可称为“双丝绢”。   况且,李迪曾任职宣和画院,绍兴年间为画院副使,所用以作画的皆属宋代的“院绢”。五代的绢甚至有“徐熙(南唐花鸟画家)绢如布”之说,但到了宋绢,质地大大改观。《图绘宝鉴》谓:“唐人五代,绢素粗厚;宋绢轻细,望而可别唐宋也。”   明代唐寅《六如居士画谱》引述王思善所言:“宋有院绢,匀淨厚密,亦有独梭者,有等级细密如纸者。但是稀薄者非院绢也。”可知宋画院用绢必光细匀结,质素甚佳。例如宋徽宗赵佶《听琴图》轴、南宋马远和马麟等名家画作,绢地质高细密,用的绢不同凡响。李迪的真迹,正是用这种特别的宋院绢。像附图,为李迪另一绢本作品《鸡雏待饲》图册页(局部),故宫博物院藏。院绢的织法全用单丝,由於质优,经逾数百年,绢丝的柔韧性也不会消失,保存久远亦不会变得乾滞易脆;不过,真旧宋院绢,历久一定没有那麼光亮,丝上的纤毛也多褪掉。

  曾在故宫博物院细赏李迪《枫鹰窥雉图》真迹,画轴绢面宽一百一十公分;但上述近仿品,宽度仅五十多公分。李迪存世真品《鹰雉图》只一幅而已;寻且李迪长於写生造型,院体笔法细腻,塑造精确,工笔重彩,刚柔并施,全画显得气魄苍劲,又岂是笔法粗劣和生硬呆顿的贋品可以鱼目混珠呢?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