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瓜 园/“正能量”\蓬 山

2020-09-16 04:24:1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前几天,锺南山院士被授予共和国勳章。当天,微信朋友圈就有一则图文刷屏:“这位生於前清宣统三年(一九一一年)的老人,至今健在。她就是锺南山院士的母亲廖月琴。她今年一百一十岁。她才是不折不扣的寿比南山。”

  单看表面,真是满满的正能量。儿子为国为民,母亲多福多寿。很多人跟评:“泪目感动”,“大爱大慈大孝”,这不正是中国人最推崇的好人好报吗?唐传奇、宋话本、三言二拍,比比皆是。不过,旋即闢谣贴就来:廖月琴在“文革”初期就因不堪受辱,於一九六六年七月自杀,年仅五十六岁。这一直是锺南山心中最深的痛楚之一。

  笔者转发了这则闢谣,希望不要再以讹传讹。没想到,竟遭到好几个人的怒怼,理由是:这个故事就算是假的也是正能量,笔者反而有吹毛求疵、阴阳怪气之嫌,损坏了锺南山的光辉形象。

  这逻辑,竟将笔者噎得无言以对。锺南山之所以备受尊敬,重要原因是他向来实事求是,直言不讳。他何需此类“善意的谎言”来增光呢?而且,对於不满二十岁就遭丧母之痛的锺南山来说,这简直是往伤口上撒盐,极为不尊重。

  无独有偶,另一位抗疫英模、国家荣誉勳章获得者陈薇,也遭遇“正能量”。早在三月三日,网上就曾流传图片,说是陈薇注射第一针新冠疫苗,大爱无疆,英雄无畏。但其实那是在注射提高免疫力的藥物。直到最近,陈薇才披露,第一针疫苗是三月十六日在武汉注射的。

  实际上,这些“正能量”的真正受益者,正是杜撰这些故事的人。他们借公众对锺南山、陈薇的关注来蹭热度、博眼球,不是为了正能量,而是为了赚流量。往往还加上一句“不转发不是中国人”来进行道德绑架,手段真是“高明”。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