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乐问集/中乐百年沧桑\周光蓁

2020-09-21 04:24:2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香港中乐团登上八月号《国际艺术经理》杂志封面

  英国权威的《国际艺术经理》杂志八月号以香港中乐团为封面,介绍该团以5G技术,将音乐带给因疫情困在家中的广大听众,将危转机。这是近月处於苦闷状态的香港古典音乐界的一响春雷。

  一队由中国传统乐器组成的大型乐团,在二0二0年得到国际高调认可,是一件很有历史意义的事情。回想率先构建民族乐团庞大工程的上海大同乐会,成立年份为一九二0年,距今刚好一个世纪。

  发起人郑觐文先生深感随着满清王朝瓦解,宫廷乐师带着民族乐器四散。其时“五四运动”,西学成为主流。郑先生遂成立“琴瑟乐社”,即大同乐会的前身,通过搜罗流落民间的各种传统民族乐器,一方面进行实验合奏,同时改良乐器,用郑先生的原话,目的是完成“製造古今全套乐器的始愿”。

  经过多年的努力,大同乐会收集、仿製多至一百六十四件乐器,从中发展出三十二人民族乐队,演出《春江花月夜》,那也是该会留下唯一的录音。当时定出吹、弹、拉、打四大声部的编制,沿用至今。

  巧合的是,香港中乐团新乐季揭幕音乐会名为《春江.十面》,除了《春江花月夜》、《十面埋伏》也是大同的先驱乐师们曾演奏过的名曲。很可惜的是,原订本周五的演出,因疫情闭馆而取消,已改为十月三十日晚于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开锣。

以上简单回看中乐百年的起步,从昔日散落民间,到今天以5G转播,登上国际杂志封面,这个发展轨迹可谓传奇。须知过程中包括抗战八年、「文革」十年等折腾。五十年代以彭修文大师及其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接过任务,大力发展民族管弦乐。七十年代「文革」晚期万籁寂静之际,成立于一九七七年的香港中乐团接过火炬,经过四十三年不间断发展,至今以逾九十乐师之众、超过两千首保留曲目、乐器研发等,在各大型民族、国乐团中稳执牛耳。

  艺术是一条漫长的路,成功得来不易,尤其在疫情肆虐全球之际,更要珍惜保护艺术成果。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