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乐问集/深水埗鸭寮街\周光蓁

2020-09-28 04:24:0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提起深水埗鸭寮街,大部分人会想起电子零件或影音产品。大概为数不多的音乐朋友们都知道,香港历史最悠久的正统音乐学校,正坐落在这个社区。

  成立於一九五○年的香港音乐专科学校,前身是“中国圣乐院”,创办校长邵光先生抗战期间就读於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院,主修声乐、作曲。战后从南京辗转来到香港,在极为艰苦条件下,借用尖沙咀乐道的一所教会作为临时校舍,招收了第一批音乐学生,其中包括黄育义、刘靖之等。

  如果以年份计算,成立於一九四七年的“中华音乐院”应该是香港最早的音乐学校,当时校舍在湾仔告士打道,著名小提琴家马思聪担任院长,李凌、赵渢任副院长,严良堃负责教务,提供四年文凭课程。该院作为过渡性机构,新中国建国后全数人员北上,学院就地解散。

  说回邵光创办的音专,由於没有赞助,其时港英政府实施所谓“积极不干预”政策,邵光本着对音乐及教育的热忱,由自己做起,周末前往各教会主持声乐讲座,以招募诗歌班成员进校入读。前政府高官萧炯柱儿时的音乐启蒙,就是从邵先生的讲座获得启发。当了三十几年高官,退休后回到童年初心,成立“青年音乐训练基金”至今。

  邵光除了亲自教授和声,还请来一众专家教授专长,例如綦湘棠教乐理、林声翕教作曲、许建吾教诗词、田鸣恩教声乐、叶纯之教电影音乐配乐、前上海国立音专韦瀚章担任教务长,并教授歌词创作等。像崑曲大师俞振飞等访港专家亦受礼聘作讲座。

  更为难得的是,该校自一九五一年开始,出版《乐友》杂志,由邵光等一众专家撰写文章,图文并茂,留下史料,弥足珍贵。其中一期封面人物是吹奏圆号的前香港演艺学院校长卢景文,时年十七(图)。

  香港音专自一九七六年驻足南昌街校舍,礼堂、课室、琴房、图书馆齐集一层。看见校务处墙上邵光校长照片,勾起对叶纯之、费明仪等已故校长的回忆。在万籁俱寂的抗疫日子,谨向该校默默耕耘七十年致敬。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