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童眼观世/儿童幸福\梁 戴

2020-10-08 04:24:1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最近看到一则新闻,颇有感触。岭南大学参与的一项儿童福祉的国际调查,发现香港十二岁及十岁儿童的整体主观幸福感,排名分别是“包尾”及“尾二”。在十五个生活範畴满意度中,香港儿童对“课余时间运用”及“获成人聆听”得分偏低。

  笔者回想成长的年代,绝大部分家庭,父母都要早出晚归“揾食”。即使放假,也要张罗“柴米油盐酱醋茶”以及家务琐事,况且那个年代,父母教育程度普遍不高,传统上父子关係有尊卑。“与家人放鬆、閒聊或玩乐”的时间其实很稀罕。至於“课余时间运用”,无疑那个年代没有那麼多兴趣班,没有那麼多补习,学校功课也不多,但并不代表所有时间都可用来玩耍。

  那时候一般家庭收入不高,生养却多,几岁的家庭成员也是一个生产力,功课完成后,经常要“剪线头、黐胶花”帮补家计,及至中学阶段,许多人课余都要去工厂、餐厅做兼职,赚取生活费了。

  当时买一对皮鞋、冰室饮杯红豆冰、戏院看套电影、中秋节分到一小块月饼……都有一种难以言宣的幸福感。今时今日或许已没有儿童,会因在中秋节吃一小块月饼而感到幸福了,反而可能不必食月饼而感到开心,因为已厌倦了。

  笔者无意批评时下儿童“身在福中不知福”,只是想说,每一代都有每一代人的难处。几十年前,学校、职场的竞争都没有现时这麼剧烈,自我要求也比较低,成功与失败、贫穷与富有并不悬殊。

  压力大多来自比较,广东话有句“人比人比死人”,有些很聪明的小朋友,只是因为考试名次倒退了一小步,而要遭家长责骂,自己终日闷闷不乐。有些在别人眼中很成功的企业家,只是因为大环境变差,偶有一年亏损,已经抬不起头。幸福是主观的感受,一念心转就可以豁然开朗。儿童的不幸福感很多时来自父母,最重要是父母攀比的心态要改变。

逢周二、四见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