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人与岁月/抢号\凡 心

2020-11-18 04:24:1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下门牙酸软,计劃去看牙医。这才发现广州不但各大医院有牙科,各医科学院也有专门的口腔医院。坐巴士时路旁都有口腔医院或诊所的招牌频密闪过。不可否认内地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对身体各部位毛病也较前更为重视。现在医院大都採用了网上挂号方式,口腔专家号看一次三百元(人民币),也常常挂满。

  一家著名的口腔医院每晚八点,就会在网上放出各医生第八天的号。但进去操作,稍资深的医生常已挂满,便只好在下一天的晚八点再来抢号。这一来要有智能手机操作技能;二是下手要快;三是要有耐心。这就苦了那些没有智能手机或是不会操作的病人,特别是老人。

  回香港终於有了“回港易”的消息。本月中旬开始,深圳湾口岸每天放行三千、港珠澳大桥口岸放行二千港人返港,除一些硬件条件,还需事先在网上预约抢号。今天抢不上就明日请早。或许又是苦了那些没有智能手机或是不会操作的人,特别是老人。

  社会高度电子化运作,连买棵菜都可用手机支付,确实大大改变了生活方式和方便了生活。但这社会并非人人都有、都会使用智能手机。

  据传闻,某城一位老人上公交车,无法也不会刷健康码,被司机劝、被乘客轰下车。这事引起了关注热议。当事老人尴尬不满,但没有途径去争取坐车的权利,只能当众受辱。

  世上总有好心人。我就亲眼见到医院的保安小哥,在电子挂号机前耐心地辅导步履蹒跚的阿公挂号;那些循“回港易”计劃返港的老人,也一定能找到愿意帮助他们的年轻人抢号。但一个文明社会决不该遗忘这些族群。在享受电子世界的方便时,也要保留传统的沟通服务方式,不要让这个族群自卑、落寞、流泪。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