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的命运,一直都比它自己预期的曲折。这是人类餐桌上少有的、连定义都十分模糊的食物。究竟是水果还是蔬菜?大番茄和小圣女果,究竟是否同属一个物种?想必如果没点儿植物学理论做背书,少有人能说得清楚。
不仅是现代人,古人从发现番茄的那一刻起,就好似开启了潘多拉魔盒,完美演绎了人们对未知食材的嚮往和畏惧。而这株植物从被发现,到被运输、被应用,也都伴随着谣言和曲解。五个世纪之前,西班牙人仅仅因为新奇和好看对番茄“一见锺情”,於是把它们带回欧洲。此时的番茄虽然被认为是苹果的变种,却始终被束之高阁,为贵族们作观赏用。又过了一百多年,法国植物学家将它劃分为茄属植物,可当时因为部分相似的植物毒性很高,於是它也莫名其妙地被人敬而远之,彷彿一隻穿越了、变形了的“毒蘑菇”。
究竟是谁先吃了番茄,至今没有百分之百的定论。但只要粗略翻过食物简史,都会由衷感慨:在那个年代敢为天下先的人,跟第一个吃了螃蟹的“壮士”,应该可以同时名垂青史了。有据可查的是,番茄第一次华丽转身,正是有赖於意大利最著名的那不勒斯披萨,当初製作这道菜的思路,是想用绿、白、红三色做成跟国旗契合的主题。没想到一战成名,也彻底为番茄打开了市场,而这一役,比我们现在熟知的番茄汤还早了近乎十年!
如今的番茄地位大不一样,教科书也早给出了明确答案:大番茄是蔬菜、小圣女果属水果。其实不管归属如何,老饕们哪管得了这麼多?从水牛沙拉到番茄炒蛋,从番茄酱到莎莎酱,可以说哪裏有番茄,哪裏就有本地化;哪裏有番茄,哪裏就有味蕾的又一次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