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日子,经常重温一部五年前的电影:《踏血寻梅》。这部上映於二○一五年冬天的香港剧情片,在第三十五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中夺得包括最佳编剧在内的七个奖项,成为首部於金像奖获得五项演技奖大满贯的影片。
《踏血寻梅》的剧情并不繁複:内地来港少女王佳梅误入歧途、不幸遇害,成为当年轰动全港的兇案,兇手丁子聪投案自首,被判处终身监禁。片名中的“寻”字耐人寻味:影片引人寻找的是王佳梅不幸背后的社会问题,而并非兇手是谁。所以,整部影片充满了悲剧之中的人文主义反思与人性关怀的温暖。特别是郭富城主演的警察臧Sir,甚至放弃了晋级加薪的机会,做了很多工作之外的“无用功”,为的是避免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其他主演春夏、白只、金燕玲等,都凭藉精湛的演技获得了大奖。
最近重温这部影片,我却越来越钦佩一个配角的演技。片中由李逸朗主演的一个小角色──外号叫做“四眼济”的嫖客,欺骗王佳梅的感情,让她以为找到真爱。更过分的是,当“四眼济”的女朋友要求对质时,他还要佳梅帮忙圆谎。本性单纯善良的佳梅选择了帮助他,但同时也破灭了内心裏最后一丝对美好生活的幻想。於是,彻底零落红尘,又被红尘碾灭。可以说,这个小角色虽然戏分不多,但对整个故事的推动起到了关键作用,他成为压垮王佳梅的最后那根稻草。
人的一生,难免遇到绝望的时刻与境地,出於本能,大多数人都会期待“最后的稻草”可以解救自己。殊不知,有些稻草温情良善、助人前行,有些稻草却似芒如针、害人无比。虽然我们不会时时都有一双慧眼,但我相信唯有内心的强大与坚韧,才真正是“最后的稻草”,与他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