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瓜 园/“半”体诗\蓬 山

2020-12-04 04:24:3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半”字,在诗词中是一个精灵般的神奇存在。重音叠字却丝毫不显得呆滞,看似切割却又完美和谐。比如“元白”这对诗坛soulmate,各有佳句传世。

  白居易《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元稹《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一写景,一抒情。半,并非如太极图那样黑白分明,截然对比,而是如胶似漆,融合於一。

  两人时有隔空呼应。元稹在川峡江畔喟叹:“日暮嘉陵江水东,梨花万片逐江风。江花何处最肠断,半落江流半在空。”香山居士则在塞外边城感慨:“惊风吹起塞鸿群,半拂平沙半入云。为问昭君月下听,何如苏武雪中闻。”

  有人将“元白”视为这类“半”体诗的开创者,似乎并不準确。至少这句“半拂平沙半入云”,就有蹈袭之嫌,盖有杜甫珠玉在前:“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温李”比“元白”的香帕粉丝更多。两人的《题望苑驿》与《离亭赋得折杨柳》都是送别诗,离愁别绪酿成了共同的灵感。温庭筠将“半”用在前两句:“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李商隐则用在后两句:“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二者虽无时空联繫,若集成一首诗意境却毫不违和。

  曹雪芹《咏白海棠》更为绝妙:“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不仅有字面上的“半”,而后两句又暗含“半是梨色半梅魂”。

  无论状景还是抒怀,时空远近,色彩浓淡,层次深浅,皆因一“半”字而臻入化境,又有着别样的格式韵律。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逢周三、四、五见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