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在网络上的社交平台兴起一个互联遊戏:分享喜爱的电影剧照,但不能是宣传海报,剧照不可有标题、解释;不用说明什麼原因,只要每天分享一张图片,连续十天之后提名另一位朋友接棒。
姑且称之为“心中电影剧照”遊戏吧。因为不一定是最爱的电影,但若果选择出来与人分享,我相信该电影或该画面必定曾经对自己有所触动。我在社交平台一直看着其他朋友接连参与这遊戏,发放图片,有些我曾观看,有些只算认识。某些图片令我产生一份奇想:原来友人会喜欢这类电影。直到某朋友提名我接棒,我便苦恼了一个晚上……
到底应该选择自己最喜爱但他人未必看过的电影?抑或选一些大家都认识而容易引起共鸣的电影?想了一个晚上,我发现了很简单的答案:触动自己心灵和启发他人思潮,最值得与人分享。日本电影巨匠黑泽明於一九五二年导演的《流芳颂》,必定是首齣我希望与人分享的电影。
《流》的故事并不複杂:终生营营役役的公务员渡边突然发现自己身患绝症,接着他以为花天酒地可以尽享残存的生命,然后他知道地区内欠缺休憩空间,於是四出奔走协助居民将水沟改建成公园,成为他公务生涯最后一份工作。
渡边的故事放在二十一世纪社会并不罕见。黑泽明导演的高超技巧是让角色之间互相影响,逐步揭露主角的心态,从而连繫人生的议题。渡边的余生没有追求事业成功感,他致力建设的公园是一所任何年龄、性别、阶层都可以享用的空间。人生在世,不应是一个孤独的个体,如何为己为人,应是每个人生存的目标。
我最终选择了《流》的经典画面:公园落成之后的雪夜,渡边独自坐在鞦韆之上,轻轻摇晃,似在想着自己一生到底追求什麼……
逢周一、二、三见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