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是杯中的一片山水,却令英国失去了它在北美洲的大好河山,而法律则是压垮英美关係的最后一片茶叶。
十八世纪初,茶叶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摇钱树。那时茶叶风靡大英帝国,而英国政府又赋予了它茶叶贸易的垄断权,所以它能任意抬高茶叶的价格。获得垄断权的条件之一是东印度公司必须先将茶叶运至伦敦,缴清茶叶税后才能分销。在茶叶贸易的鼎盛时期,东印度公司缴纳的茶叶税佔英国政府总收入的百分之十。因此,茶叶也是英国政府的摇钱树。
十八世纪中,英国先后与西班牙和法国开战。为了筹集军费,英国政府多次提高茶叶税。这导致合法茶叶的价格上涨,刺激了走私活动。到了十八世纪六十年代,走私茶叶的销售量已远远超过合法茶叶,以致东印度公司囤积的茶叶高达一万吨。茶叶卖不出去,但茶叶税早已支付,东印度公司的资金周转出现了问题。同时,它统治印度所需的庞大开支将它捲入了更深的财困漩涡。
东印度公司对大英帝国的重要性迫使政府必须出手相救,但英国政府也缺钱,因此它将目光投向了北美洲的殖民地:当地进口的茶叶超过八成都是没有缴税的走私茶叶。为了帮助东印度公司渡过难关,英国议会在一七六七年至一七七三年期间先后推出统称为“唐森德法”的五部税法及《茶叶法》,允许东印度公司直接向北美销售茶叶,无需先在伦敦完税。这样既能减缓东印度公司的税务负担,又可去掉中间商的加成,令合法茶叶的价格更具竞争力。东印度公司少缴的茶叶税则转由北美洲向英国政府缴纳。
英国政府的做法无异於将北美洲的财富以法律的名义强行转移至东印度公司。为了表达不满,当东印度公司的商船於一七七三年十二月抵达波士顿港口时,北美洲的抗议者将船上三百多箱茶叶倒进海裏,其他港口也纷纷效仿。英国为此订立了一系列惩罚北美洲的法律,最终导致北美洲与英国於一七七五年展开长达八年的独立战争。
逢周四见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