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胞看美国的抗疫表现,一大不解是:让民众戴口罩怎麼那麼难?美国人中不乏坚持疫情是“左派”谎言的“新冠否认者”,但阴谋论者毕竟是少数。也有人不戴口罩是不满“关门”、“居家”等防疫措施,认为侵犯了人身自由。其实,正如高速公路限速是为了保护公共安全,哪能因为个人“独立”而不管他人死活?不外出工作就揭不开锅的贫困群体值得同情,但无视科学根据、残酷事实的,要麼就是觉得疫情离自己很远,站着说话不腰疼,要麼就是出於内心恐惧而拚命否认。
西方人对口罩的成见也值得研究。史丹福大学心理学教授Jeanne Tsai指出,第一印象常植根於不自觉的文化偏见。欧美人重视“高唤醒(high-arousal)的正面情感”,提倡激动、兴奋情绪,而东亚文化强调“低唤醒(low-arousal)的正面情感”,平静、纾缓才是王道。欧美讚美的热情洋溢在东亚可能被视为一惊一乍、不成熟,而东亚欣赏的镇定含蓄可能会被西方人看成沮丧忧鬱、含糊其辞。美国文化张扬个性,明白、强势的自我表达受到追捧。但东亚文化强调人际关係,说话直会伤感情,考虑他人观感、搞好关係才是交流的最终目标。正因为口罩遮挡的下半脸是西方人用来搜寻笑容、辨别对方是否友善、可靠的部位,所以他们对戴口罩者隐含敌意,总觉得对方想掩盖不良居心。
无论以上的东西文化比较是否过於简单粗暴,认识到自己的文化珍视何种情感表达方式、个人成见又如何影响判断,才能在被迫保持社交距离的疫情下减少误会,促进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