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乐问集/怀念中美文化使者\周光蓁

2021-01-04 04:24:1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二○二○年是苦难伤感的一年,就是最后几天,也噩讯连绵。在香港的亚洲青年管弦乐团创办人兼指挥庞信,在伦敦的钢琴大师傅聪,以及在纽约的杨雪兰女士,三人先后在几天内辞世,让这个庚子年更为难过。

  关於为中美商贸、文化交流贡献极大的杨雪兰,绝对可以用传奇来形容。她一九三五年在上海出生於外交家庭,父亲是驻菲律宾大使,二战期间遭日军处决殉职。母亲带着年幼女儿,在纽约定居,后来与昔日在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顾维钧结为终身伴侣。杨母长寿,二○一六年出版自传《一百零九个春天》,也是因为该书,我有幸与杨雪兰作访谈(附图)。

  一直以来都听闻美国有一个“百人会”,裏面包括有建筑师贝聿铭、大提琴家马友友等。原来该会的创办人之一,正是杨雪兰。据她介绍,“百人会”成立於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当时贝聿铭登门拜访,商讨如何组成一个团体,以集体回应媒体对华人负面失实的报道,以正视听。最初成立时有四十人,她被推选为主席,后来其他人陆续加入,结果成“百人会”。用她的话说:“过去二十六年来,我们是两国背后促进互相了解的一道桥樑。”

  “百人会”下设的“美中文化协会”,促成音乐交流,例如纽约爱乐乐团、美国女高音弗琳明、小提琴家帕尔曼等到访中国,中国音乐家如女高音黄英、男中音廖昌永、钢琴家郎朗等在美国演出等。担任该会会长的,正是杨雪兰。

  四年前访谈时,距离美国总统选举不够半年,但杨雪兰已经感觉到美中关係的压力。她说:“中国以三十年就发展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就像一个小弟弟忽然长高强壮起来,而那位大哥哥则成为一位六十岁长者。如此突然位置对调,有些人自然感到不舒服。”那麼估计需时多久美方才适应中国的崛起呢?她想了一下回答说:三十年吧。

  就在疫情和变数不绝的日子,杨雪兰於十二月二十六日晚在纽约曼哈顿一所医院辞世,终年八十五岁。祝愿她安息、家人节哀。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