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过眼录/文学史中消失的作家\刘 俊

2021-01-05 04:24:0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文学史在某种意义上讲是特定时代、特定人群对文学发展过程的记录和阐释,在记录和阐释的过程中,特定时代中的特定人群当然会有自己的选择和判断。由於两个“特定”的限制,也由於在选择和判断的行为中会有强烈的主观性,因此在记录和阐释时,难免有所见有所不见──在这个过程中,许多曾经非常活跃的作家,就在文学史中莫名其妙地消失了。

  就拿活力四射的当代文学来说吧,儘管只有几十年的历史,但许多当年深受读者喜爱的作家,如今却再也无人提起,文学史中也罕见他们的身影。我在青少年时代,读过很多印象深刻的小说,如黎汝清的《万山红遍》、郭澄清的《大刀记》、齐勉的《碧空雄鹰》、王忠瑜的《鹰击长空》、李云德的《沸腾的群山》、李良杰和俞云泉合作的《较量》、杨佩瑾的《剑》等,这些作品连同它们的作者,在如今的文学史中,已不易发现他们的名字。

  就在我颇为不解何以当年令我印象深刻──许多年后还能记得可见写得很不错──的众多小说,却在文学史中销声匿迹之际,我读到了作家隐地的《五十年台湾文学记忆》,在书中,他提到了许多五十年来(一九五○至二○○○)在中国台湾曾经非常活跃如今却“消失”的作家:师範、毕珍、邵僴、朱夜、子於、繁露、徐薏蓝、章君谷、张腾蛟、林佩芬等,这些作家,有的是当年的短篇小说之王,有的创作量曾达到八十至一百本之多,可现在不要说是一般的读者,就是专业的台湾文学研究者,面对这些名字,都会感到陌生吧──可见作家在文学史中消失,不只是一时一地的现象。

  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消失在文学史中的作家,有的固然是大浪淘沙,有的却是文学史“叙事”、“建构”所致。当年沈从文等作家不也在文学史中“消失”了不短的时间吗?如今那些在文学史中(被)“隐去”的作家,是真的不够好呢──现在的许多作家就比他们写得好吗?还是特定时代的特定人群,已对他们不屑一顾?

  逢周二见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