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谈文论艺/从罗马立柱说起\嘉 妍

2021-01-08 04:24:1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疫下难得几件好事情,但一处重要的考古发现近期在香港出土。深水埗主教山配水库於日前清拆,一个巨型罗马式地下蓄水池结构重现天日。特首旋即称,将保留这处古蹟,期望将这个蓄水池打造成一个可供市民欣赏遊玩之地。

  今次的大发现虽然是一次偶然,但民间保育的呼声却很高涨,由此可观,香港市民对於家门口发现古蹟之珍视之情。纵使住得不宽裕,却希望留住这座城市的建筑遗产。

  香港尺土寸金,如何平衡商业收入与古建筑保育历来都是一个难题。一直以来,香港的历史建筑保育多依讬民间的力量,政府推出若干期“活化历史建筑夥伴计劃”,再由民间有心人对历史建筑进行保育和活化,閒置往往不切实际,他们多选择令历史建筑於今日继续发挥其功能──如湾仔蓝屋的“留屋留人”、中区警署建筑群被活化成了“大馆”,成为了一个可供艺术交流的公共空间。不仅令公众参与到活化保育当中,也令历史的印记照进了人们的日常。

  然而,本地保育历史上,也发生过不理想情况:因为香港部分历史建筑属於个人私有财产,即便政府为建筑评级,最终也难逃被清拆命运;也有的保育团队过於忽视了建筑精髓,转而迎合商业,最终只保留了一个空壳。

  近年,总听人说,香港缺乏有代表性的城市名片,事实上,本地缺乏的并非资源,而是发展商是否愿意让步,停一停“掘金”的考虑,继而想一想历史建筑与社区文化的勾连,再想一想是否可以将其活化成一处新的遊客“打卡地”?

  正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之乐,太在乎眼前的得失,注定会压缩保育空间。一座城市,不能没有过往。从拆除到保育,历史建筑保育应有新思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