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漂遊记/“无硬币”\杜 若

2021-01-19 04:24:1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上周末,当一口气用掉了零钱包裏的三十五元硬币,零钱包倏地变轻时,我感到了极大的满足。

  我买了一排鸡蛋,四个番茄,从口袋中掏出一大把硬币,放在街市摊档的枱面上。摊贩那声“慢慢数,唔使急”中,或许也有着同我每次收到硬币时类似的无奈吧。

  自从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电子支付方式普及内地大江南北后,硬币就很少出现在内地人们的视野中了。不论是在路边的街头小店、夜市摊档,甚至是开着拖拉机的卖西瓜小贩处,都能看到两个显眼的支付二维码。或许是香港的八达通过於便捷,港人早早习惯了“一卡走天下”的便捷,对於电子支付的接受速度反而慢了一些。但是八达通的便捷似乎也未能遍布香港每个角落,在街市或者茶记,时常会见到“此处只收现金”的标志。

  在往日,硬币有时还能给人以沉甸甸的“实物感”,但在疫情期间,硬币不仅不方便,且有一定的隐患。现金的不断交换,有着一定的安全风险。那麼,在香港是否可以真正做到“无硬币出行”或“无现金出行”呢?

  乍一看,答案似乎是肯定的,疫情中的香港也的确出现了很多“无现金计劃”,例如在超市可以将硬币“找落八达通”,商场内的店舖也越来越多地支持微信与支付宝,甚至是疫情后急速发展的“BOC PAY”也是无现金计劃的一部分,但一旦走入街头巷尾,在街市或茶记等更为“贴地”的场所,“此处只收现金”的标志仍然高高悬起,硬币也成为了必然会见到的夥伴。

  近日,在部分大厦显眼的位置以及街头巷尾,笔者看到了一些“收硬币车”或是“换硬币机”,这些“找换机”诚然有利於市面上货币的流通顺畅,但将硬币转入八达通,竟然要收取一定的手续费。这样的“创意”,在电子支付面前,可能仅是一个“中转站”的作用。这样的中转站,是否可以使“无硬币计劃”更进一步,仍然值得观望。

逢周二见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