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墟里/美国疫中烹饪热\叶歌

2021-01-22 04:23:5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二○二○年三月美国爆发新冠疫情,公共衞生专家、各级政府部门指示民众居家自守,社交隔离。忽然间,超市麵粉售罄,酵母告急,用来醃渍水果、蔬菜的罐头玻璃瓶一盖难求。原本外向、活泼,希望在人群中获得欢乐的美国人彷彿突然发现了做饭的乐趣。十个月后,他们尝试了市面上有售的各种酱料,烘焙了不计其数的酸种麵包(sourdough bread),研究了《怎麼给一个人做饭》的料理指南后,实在对自己的烹饪忍无可忍。当终於能叫披萨外卖当午餐时,人人都倍感幸福。

  疫情对生活状态的改变当然不止於此,但对餐桌的影响可能最直接、最醒目。且不说贫困人群平日等米下锅,因为疫情失去工作,不得不依赖“食品银行”等慈善机构领取免费食物果腹、养家。还有工作、衣食无忧的中产人士亦因“与世隔绝”倍感痛苦,无法与亲人、朋友见面、聚会。他们将精力与热情投诸烹饪,一来居家工作更易感受到厨房的召唤;二来因为平日光顾的饭馆或因疫情关闭,或是自己不放心与服务人员接触;第三嘛,做饭是一种创造活动,哪怕不如音乐、美术、文学那麼高大上,亲手做出成功的菜品带来的成就感绝不输於作曲、绘画和文学创作。更何况做饭还能转换心情,消磨缓慢流逝的无聊时光。

  在疫情进入第二年之际,随着疫苗广泛传播,抗疫规矩放鬆,热衷在家烹饪者的数量大概会逐渐减少。也许,与根据《纽约时报》提供的音乐与食谱周遊世界,想像自己到日本、土耳其、墨西哥旅行一样,疫情期间洗手作羹汤终究只是又一个“画饼充饥”的例子。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