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知见录/头像敲门砖\胡一峰

2021-01-27 04:24:1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进入一间房子,需要一把钥匙;进入一段关係,需要敲门砖,自古皆然,只是用来敲门之“砖”,随岁月流转而变化。唐代读书人拿着自己的诗文,奔走於大佬之门,称为“行卷”。据说,小朋友都会背的那首“离离原上草”,就曾被诗人拿来当过“敲门砖”。豹子头林冲投奔梁山泊落草,需要交纳“投名状”,可见即便当强盗也得手持一块“敲门砖”。这愁煞了前禁军教头,而梁山此后走向扭转,最初机缘实萌於此“砖”。

  今天的网络生活中,社交账号的“头像”有时充当了社交关係的“敲门砖”。註册一个账号时,总会要求提交一张照片做头像,可以自拍,也可以随便找一朵花、一片云,当然也可以拒绝。但有的软件会提示,用真人头像会获得更多许可权。有人总结过“头像”与使用者之间的深刻联繫,比如用山水风光的是什麼特征的人,用卡通漫画的又是什麼样的人。这大概和从笔迹推测性格差不多,或有几分道理,也不能完全当真。不过,图片确已经成为我们进入网络世界的敲门砖或投名状。也就难怪网络图片的数据如此庞大:二○一六年微信朋友圈的日上传图片有十亿张。而主打图片的Instagram,已有超过五百亿张照片上传。

  记得二十多年前,我读到有学者提出人类进入了“读图时代”,很觉新鲜,而当时所谓“读图”,大意是指对图片的阅读。如今,图不仅是阅读对象,还成了交流工具。“头像”的重要性自然是一例,网络聊天裏的表情包,则是更明显的例子。放在二三十年前,我们大概很难想像,你来我去的几张图,便完成了一次聊天。不过且慢,如果把时段放到一千倍,也就是两三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好像还就是靠图来交流的,当然他们也靠手势或体态,但我想,即便指手画脚,也是更接近於画图而不是写字。你看,听起来俗套的历史“螺旋式”上升,是有道理的。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