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知见录/“教科书式”求知\胡一峰

2021-02-24 04:25:2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教科书”现在有了新的特定用法。作为一个首码,“教科书式”被用来形容规範的操作。比如,“教科书式表演”指近乎完美的表演。这个词在二○一八年还被《咬文嚼字》公布为十大流行语之一。教科书也被作为老套、陈旧的代名词,“不要拿教科书上的东西糊弄人”,就是这个意思。两种比方都没错。教科书裏写的本就是公认的知识,而得到公认的,一般又都是“老套”的,那些新颖甚至异端的东西,大多未获公认,也自然不会写进教科书,等到它们被教科书接纳,又必然已不再新奇。这大概是无法解开的“教科书悖论”吧。

  教科书还有一个特点在网络时代值得重视。教科书的知识是体系化的。任何一门学科的教科书,必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介绍这门科学的源起和发展,核心概念的产生与演变,以及主要概念、观点之间的逻辑关係。通读一本教科书,不见得能掌握一门学科之精微,却可打下学问之基础。所谓触类旁通,这也正是得益於此。

  这一点在当下之所以尤其重要,是因为今天的知识获取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现在我们的许多知识都是从网上“搜”来的。看到不明白的新名词,上网一搜,便知端的。这方式高效快捷,却很难帮助我们构建知识的体系。习惯於这种方式之后,我们所能获得是一堆知识的碎片。一块碎瓷,固然也有其可欣赏的美,但即便手握一堆碎瓷,也无法拿它盛水装饭。同样,知识碎片可以如瓷片般把玩,满足某种趣味,但破碎的知识缺乏强大的承载力,很难令知识拥有者形成观察世界和探究问题的思维框架。而这个思维框架正是我们遭遇陌生场景或遇到陌生问题时自主寻找答案的必要的法宝。

  因此,在这个看似知识丰富而触手可得的环境中,我们可能依然需要读一读平淡无奇的教科书,也更需要“教科书式”的知识获取方式。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