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高考陆续放榜,网上最近最火的,就是考生查分结果的实拍。
这些视频来自全国各地,但都有着共同的特点─都是家人实拍,手机竖拍,画面颤抖,不求构图,只求记录自己家庭的“历史瞬间”;每条都只有大概十秒左右,前两秒看着考生刷新手机/电脑,然后欢呼、拥抱、喜极而泣……每一条这样的视频上,网友们都不约而同地打上了满满的弹幕“沾沾喜气”。虽然画面上的考生,与我素不相识,但那种足以穿透屏幕的、毫不掩饰的、毫不虚假的喜悦足以感染每一个人。
转念一想,也只有考得好的,才能在喜悦之余,有閒情逸致将视频上传网络。许许多多高考失利的,正在暗自神伤。在一众“狂喜”的视频中,我看到了一条特别的──一个考生的分数不理想,他独自在房间里拉起了二胡,他的母亲听到二胡声,没有去打扰,悄悄在门边录下了这一幕。弹幕上有网友听出他拉的是《良宵》,曲子本身是写作者与友人欢叙守岁、共度良宵的愉悦,但这位考生拉出来的却是辛酸,是肝肠寸断。
或许,高考放榜或者DSE放榜,是我们作为成年人第一次经历自己人生的转折点。在这一刻之前,尽管我们对未来有这样那样的遐想,但都只是虚无缥缈的期盼和憧憬,只有到了这一刻,笼罩我们未来的迷雾才会短暂散去,未来几十年的路,在这一刻似乎骤然清晰了起来。十年寒窗,所有的心血似乎都凝结成了这一个决定我们命运的数字。所以,在焦急而无奈的等待之后,当考生们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最终骤然面对这个数字的时候,无论多大的欢喜,多大的愁,都是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