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墟 里/隔离期修行(下)\叶 歌

2021-06-28 04:24:3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隔离的三个酒店中,位于江阴的第二家房间最小,窗户也小。对面是占地面积广阔的科创园。右手边“海澜财富中心”五十多层的高楼赫然挺立。远处小山蜿蜒,山上隐约有座拉索桥。窗下是大马路,整天车水马龙,一开窗市声喧嚣,好在双层玻璃能隔音。每天早、中、晚,总有洒水车在楼下驶过,一边放音乐,一边喷水,升起一团团轻雾。

  四月下旬筹备夏季回国探亲时,无知者无畏,以为熬过在酒店的两周集中隔离就能云开见日。早知需要隔离一个月,搬迁三次,从小满一直等到夏至才能与父母团聚,我大概会三思而行。三家酒店的服务和医护人员都尽责尽力,耐心周到,但自由被限的感觉比改变饮食方式、调整作息制度的挑战更大。旅居本就不如家居舒适,隔离期又不能走出房门,难免气闷。

  身在局中时只觉得隔离一月是“杀鸡用牛刀”。结束后再看,除了履行了防疫义务后的释然以外,也认可这个月对心性的磨练。每天按时起床、运动、用餐、工作、入睡,哪怕量体温、做检测时间不定,生活比较规律。饭菜量大、油多、口味重,管住嘴,迈开腿,总算没平添“隔离十斤”。专心做事,不但完成了几桩大任务,也避免了无谓的忧心、焦虑,为一成不变的日常增添了脑力的锻炼与消遣。还有,用电脑听广播,世界大事尽在耳中。与父母视频电话,与朋友微信交流,与同事网上开会,增加人际交流,不至于离群索居。

  修行本在红尘中,时时都该自律、慎独。非常时期,身处斗室,能吃、能睡、能工作、能运动,也就不错。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