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认为,大夏天里吃卤味,特别是一个北方人在夏天吃南方的卤味,绝对算是叛逆行为。
论温度,卤味确实没有温度,一盘冰凉凉的菜放到冬日里似乎也很不搭,但它胜在没温度有味道,醇厚的汁水打底,不吃都可以闻到经年累月陈酿的味道,更何况入口之后的那一瞬“透亮”,好似冬眠的动物猛然甦醒,于是默默认下这个规矩:卤味最好的出场时机,还是冬天,但要当个配角。
说回来夏天的叛逆,更多人吃的,怕只是轻飘飘打牙祭的零食,这样一来,可就辜负了它的“真心”。包装的卤味跟现切的卤味有着本质不同,先不论食材优劣,只说那浸在汤中的情怀,就已经被错付了。最坦诚的方式仍旧是走到店里,瞪大眼睛挑挑选选,让老板拿出最闪亮的一块装在袋子里,一进家门就迫不及待地打开。这时的卤味,才有夏日閒暇的优雅和蝉鸣相伴的顽皮,再开上一罐啤酒,哪怕只是“社畜”孤身一人,都能啃到热火朝天,吃到水乳交融。
卤味的天花板,自然是潮汕。而我南下之前,一直都把滷和酱搞混,以为家乡的酱猪手、酱牛肉已经够劲了,事实上南滷北酱也一直都异曲同工,配料相似,各带光环。跟滷相比,北方的酱更浓稠,味道重口,特别是最后一步文火收汁,汤和料已经合二为一,很少会像卤味这般,捞出了实实在在的肉,卤汁仍能完好保存。前者是彼此滋养,各据一方;后者是彼此成就,不分你我,再加上什么都大一码的豪爽,回家就能吃的卤味一旦北上,恐怕还得多一道手起刀落、张牙舞爪的操作。
诚实点说,能同时吃到两种美味的人,实属幸运。只要是珍藏的味道,就能被啃出无穷无尽的意义,南北都不重要,区区叛逆,又何足挂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