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乐问集/再谈香港音乐资料馆\周光蓁

2021-08-02 04:24:2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上周本栏呼吁成立香港音乐资料馆,以集中保存四散的珍贵音乐资料。文章见报后,收到不少业界朋友表示支持,亦提出意见,也有表示成事机会甚微。

  首先有朋友指出,不少音乐资料现在已经由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收藏及处理,例如在沙田的香港文化博物馆就常设一个粤剧文物馆,上星期更开设了一个名为“瞧潮香港60+”的展览区,其中包括传奇流行音乐歌手的藏品,例如梅艳芳、张国荣等舞台服饰(附图),黄家驹的第一支结他等。

  举行音乐展览固然是好事,在港铁、商场举行都可以。香港音乐界以至爱乐公众需要的不是展览馆,而是一所集资料搜集、研究、整理(包括复修)、储存,到陈列、展览,甚至作一定程度现场演奏于一身的音乐资源中心,既为广大听众兴趣服务,也为音乐工作者提供参考资源,以至作为与国际及内地音乐同道作交流平台。现在香港电影资料馆、香港新闻博览馆也有类似的功能和运作。

  现时严肃音乐资料主要存放在中央图书馆艺术资源中心的音乐特藏,另外部分音乐专题资料在香港文化博物馆展出。各大学、演艺学院图书馆也有一定数量的音乐参考资料,但都不开放给公众使用。

  康文署的音乐藏品固然向公众开放,可是收集到的大量资料,处理过程缓慢。例如上月辞世的香江首席艺评周凡夫,十几年前捐赠几批音乐资料给中央图书馆,到了这一刻还在处理中,上架遥遥无期。他余下的全部资料,从接收到处理岂要等几十年才得见天日?过程之慢,大概是因为公共图书馆有太多一般性的资料要处理,专业处理音乐资料的人手不多,因此积存大量文献,有违捐赠者将资料公诸同好的初心。

  还记得周凡夫离世不久,笔者先后收到官员短信,表示难过的同时,希望获得周家捐赠累积几十年的音乐资料。现在问题不在于资料,而是处理大量资料的机制,包括人手、资源、场地。成立音乐资料馆,应该是时候提上议事日程,不负前辈遗愿,也对得起香港音乐艺术的不朽成就。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