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竹门日语/“金句王”李静\简嘉明

2021-08-09 04:24:3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奥运会圆满结束,观众看罢热血沸腾的赛事,自会对欣赏的运动员留下深刻印象,甚至把他们奉为偶像,视为奋斗的榜样与目标。笔者一向喜欢以另类角度观世界,也爱从大众的焦点之外寻学问,因此本届奥运最令我着迷的,不是如明星般让人倾慕的各选手,而是中国香港女子乒乓球队教练李静。

  有点年资的香港市民对李静当然不会感到陌生,他与高礼泽于二○○四年雅典奥运勇夺乒乓男双银牌,是香港体育发展光辉的一页,却料不到他退役后仍然能在本届奥运成为市民眼中的亮点,教人津津乐道。坦白说,我是因他在指导球员时“爆粗”才关注他的,我当然不同意在神圣的奥运场上说粗言秽语,尤其面对女性球员,于是特意上网回看当日片段,惊见李静对可爱的“冬菇头”杜凯琹“肉紧”地提供战术建议,虽夹杂粗言,却明显不是在辱骂对方,而是真情流露与忘形激动,场面踩界又诙谐。李静失言而不惹人讨厌,因大众皆看到他对球员与赛事的热情投入,由每场比赛在教练席上以凌厉眼神审视一切,到铜牌赛胜利一刻摘下口罩站起来振臂高呼,不单让观众目睹体坛汉子的魅力,也见证了运动员多年在竞赛场上看尽无限起落的真性情。

  李静被封体坛“金句王”,他的访问总予人幽默又接地气的感觉,往往在三言两语间展现过人的睿智。记者问他看到港队摘下铜牌的感受,他第一时间说比自己当年获奖更高兴;问他有什么话跟球员说,他的回应是让她们开心过后才算。他抛出一句“奇兵出奇迹”,除了多谢自己的付出,更不忘向市民、体院、乒总与国家队道谢,发言总是直率自然,却暗藏对别人的重视与感激,充分表现获奖运动员在卸下主角光环后找到合适定位,再为他人作贡献的大气。奥运的成功与奖项的荣耀,从来不只赛场上出战的运动员所独享,因为优质的赛事都必须靠赖万千工作人员多年共同协作与付出才能实现,故此那数之不尽像李静般的幕后功臣,都值得世人的重视、表扬和尊敬。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