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过眼录/微型黎紫书\刘 俊

2021-09-21 04:30:2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微型黎紫书,并不是说黎紫书是“微型”的,而是借用黎紫书一本小说的书名《微型黎紫书》,来谈谈黎紫书的微型小说。提到黎紫书,人们往往一下子就会想到她的《天国之门》《山瘟》等短篇小说集和长篇小说《告别的年代》《流俗地》,连带还会闪过她那“得奖专业户”的名头。对于黎紫书也写微型小说,相信许多人既不甚了然也不甚在意。

  不把黎紫书的微型小说放在眼里的当然不止一般读者,同为马华作家的黄锦树也是这么认为的。他在一次活动中介绍黎紫书时,就把微信小说视为是黎紫书“不太重要的作品”。不过他的这一“判断”当即遭到了黎紫书的反击:“那些在黄锦树眼中不那么重要的书,其中有的对我个人而言意义重大,是我写作生涯中十分重要的作品。譬如我的微型小说集”。

  迄今为止,黎紫书出版的微型小说集有《微型黎紫书》《无巧不成书》《简写》《余生》等,数量颇为可观,品质堪称上佳。在这些作品中,有写两代人之间观念冲突最终化解的《父亲的遗产》;也有写“他”在母亲和太太之间处境尴尬的《两难》;有写感情过期感慨万千的《所有》,也有写在爱恨之间走出/难走出的《愈》。除了这些“形而下”的现实表现,黎紫书也在她的微型小说中呈现一些“形而上”的哲学思考,如《再一次送行》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余生》则在“现在”与“过去”的“穿越”中呈现人“生”的意义。“微型”小说尽管字数不多,黎紫书对它的艺术“经营”却很是用心:现实主义固然成其大宗,现代主义的探索也并不鲜见。

  黎紫书是林宝玲的笔名,这个很有色彩感的笔名或许是“你自书”的谐音──如果这一推测成立,就不难感受到隐含其中的“写你自己的书让别人去说吧”的自信。或许正是这种自信,使她对微型小说“不受待见”不以为然,相反,“这些年我用的是一种写诗的心态在写我的微型小说。”黎紫书如是说。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