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知见录/健康的快乐\胡一峰

2021-09-22 04:26:4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开学前,女儿学校发了一纸通知,要我们就新学期提建议。

  本着应时应景的原则,我写了希望家校协力调控电子产品使用,防止沉迷云云。过了几天,女儿回家说,老师在课堂上讲到了这个建议,表示要加强对学生玩网络游戏的监管,限制玩游戏的时间。据她描述,老师话音刚落,愁云惨雾笼罩了许多同学的脸。

  我不解地问,网游企业只能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的晚上八点到九点,向未成年人提供一小时服务。这是国家政策,可不是老师的主意呀。女儿却说,同学里的“资深玩家”大多用家长的身份注册,平台的用户限制形同虚设。而老师一旦和家长联手,他们再“骗”家长就不那么容易了。哦,原来如此。

  她又说,也有同学对老师的“铁腕政策”十分欢迎。因为老师说了,周一到周五在学校认真学习,各项作业完成得好,那么,支持这样的同学在家玩一会儿游戏。而这些同学的家长原先采取的是“一概禁止”铁腕政策。现在,老师反而成了“撑腰”的人了。这真是“网游规则降神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啊。

  作为家长,我十分赞成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游。但我也在一篇文章里写过,新的娱乐花样常被当作“洪水猛兽”,一代代人却永远是在“洪水猛兽”伴随下成长起来的。比起“一律禁止”,适度调控当然是更好的办法。更关键的,却还在提高网游品质。

  有的网游提供方把增强用户黏性作为核心内容,还将其嵌入游戏设计之中。有些像过去的说书人在设计内容时安排“扣子”,吊住书迷胃口。不过,真有本事的说书人,不全靠“扣子”吸引观众。我听过王少堂说《水浒》,虽只是录音,神采不减,给人无比享受。如果网游企业过度、刻意地制造用户黏性,事实上就是以令人成瘾为目的,必自陷于道德洼地。相反,以文化品质为目标,才能创造健康的快乐。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