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食色/中秋困境\判答

2021-09-22 04:26:4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曾经的中秋节,是一个群体的味觉狂欢,如今的中秋,更像是个体们对一种氛围的独自缅怀。

  一条路走得久了,在心情上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变化,起初是穿了不同的鞋子、衣服,后来逐渐变成身边人的轮换,交通工具的取舍,甚至连这条路通向哪里,要用什么节奏去走,都成了颇为矫情的思考模式。

  当中秋对照月饼时,我们的父辈、和父辈们的父辈靠着几个经典口味就能大快朵颐、满心欢喜,不为饱腹,只图个畅快舒服。就像彼时春节腾空而起的烟花,那个时候烟花还不叫烟花,一个土兮兮的名字“鞭炮”,照样有资格承载下一代人辞旧迎新的愿景。而如今的中秋,月饼似乎成了各个商家的命题作文,他们绞尽脑汁时而不得其所,我们则被架在“评审团”的高阁之上,看似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和自主权,实际早已进入了这个被颜值、花招、天马行空圈成的圈里,游得再远,也不过是同一个语境下的自作聪明、自圆其说。

  吃什么似乎也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这个日子里,谁成全了我们吃东西的心情,让这些日常的平实或奢侈,以另外一种方式氤氲铺展,有一口一念的仪式感,也有一茶一饼的怀念。至于究竟在怀念什么?大概是同样温柔熨帖的奶黄,吃起来却一年比一年遥远,一年比一年现代。就好比曾经两小无猜的玩伴,在成长的过程中不管境遇是否相同,角色有无冲突,能聊的话最终都会越来越少,在成年人体面优雅的外衣之下,是一份小心翼翼的观察试探。本以为只有人会如此,原来某个日子和某种食物,也能随着时间流逝改变了本意,没有人刻意去给它故弄玄虚,只是我们走得太快,如果它还不“飘起来”跟上,怕是就要跟不上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