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閒性閒情/玉鸮与原始信仰\李英豪

2021-09-24 04:32:1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我国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距今约五千至六千多年,位于东北辽河流域一带;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影响弥深,尤其是玉器制作方面。红山文化所采用的是岫岩玉,乃辽宁特产的青黄玉。其造型原始简拙,像丫角形器(类似蝉形)、鸟云形器(似鸟儿在云间展翅)和鈎云形器等,迹近素面,仅有极简单“压地隐起”的线条,图形单纯而神秘,富原始艺术美。最具代表性的是玉龙胎(形如一个有孔的鈎,亦似英文字母“C”字)和玉鸮。附图就是出土的红山文化玉鸮,与辽宁喀左东山咀出土的玉鸮形饰,以及阜新出土者一样,应该不仅是一种装饰,而是与原始信仰和那时的图腾文化有莫大关系。远古的氏族社会大多以大自然的生物为图腾(龙则由神话衍生出来,比较特别),尤其是勇猛、神秘和具有威势者,先民视作一种领导的象征,能够保护氏族,吓退强敌。玉鸮就代表这种足以信靠的徽号,同时流露原始先民对自身生命和氏族来源的迷惑,基本上与大自然融合一体。所以,那时除了玉鸮外,较多雕琢玉蝉、玉鱼和玉龟等。红山文化包括的区域其实甚广,像辽宁、吉林、黑龙江、热河东北部和河北北部等;其中凌源三官甸子、胡头沟、巴林和牛河梁等地,皆曾出土上述一些古玉器,是研究红山文化和五六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社会的重要文物。

  上述地域多树林,鸮以枯草枝叶营巢于树穴中。其视锥细胞的密度,可高达每平方毫米约一百万个(人眼只有十四点七万个);加上其瞳孔很大,分辨率极高,故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也能目光如炬,捕鼠准确快速。其比人强十倍的灵敏“顺风耳”(状似两条小裂缝),四周布满皱折和耳羽,能扩大接收声波的范围;微弱的爬行声和咬齧声,都能听得一清二楚,令荒野与林间鼠辈,无法遁形。鸮双翅羽毛特别柔软,飞行时无声无息,其动作亦快如闪电。翅羽的“毛鞭”可减少气流所产生的声音,拍动次数少,没有音波幅,也易生升力,形同滑翔;俯冲而下时,临近地面才伸出双脚硬长而锐利的爪,力如千钧压顶。其头部更可作二百七十度转动,颈椎宽阔。趾间满具棘状硬羽,第四趾更能前后转动。牠们替辽河流域一带先民清除鼠患,防止疫症;神秘而又出没无常,故先民视作可信靠的“神灵”。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