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负暄集/震撼教育\赵 阳

2021-10-06 04:26:4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核能”,这个词让人一看见就很难心生欢喜:向着宏大主题施展想像,核战争、核弹头等大概率地首先闪过脑海;与日常生活努力地联系一下,核磁共振、核辐射等又几乎同健康危害紧密相联;就算是必须写一个中性词,我能想到的,也是中学时代化学课本上的“核聚变”。事实上,当人类学会了和平利用核能、将核聚变转化为核裂变,便诞生了核电。

  来港之前,我曾在核电站工作,厂区里到处张贴着“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标语。我起初不解:两个“第一”,到底谁更重要?一位上世纪五十年代参加过“两弹一星”研发的老专家很幽默地告诉我:“与核有关的,安全就是质量,质量就是安全。所以都是第一。”的确,一座核电站的诞生,从选址到建设再到投产运营,每一个细节都要求“高质量”,以确保核安全万无一失。

  在核电站工作的员工,每个人每年都要进行“安全培训”,后来改名为“安全震撼教育”。比如,观看前苏联切尔诺贝尔核电站爆炸的视频以及灾后寸草不生的景象;比如,一批又一批的核安全专家开办主题讲座。日子久了,我发现:“震撼教育”,个体针对性越强、空间越小,效果就越好;越是贪大求洋、动辄一个大礼堂上千人的规模,再加上案例年复一年、难有新意,就越是“眼睏睏”,既无法震撼心灵,也很难达到目的。

  由此,我想到了眼下香港的中小学的《国安法》教育。去年国家宪法日,很多学校开办主题展览,宣传《国安法》,我观摩后感觉作为知识的普及,已经十分丰富,策划也颇有心思。下一步完全可以向“震撼教育”迈近。只有在国家安全的问题上,让青少年震撼多一点,才能从理念、观念、情感上,对国家认同深一些。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