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过眼录/诺贝尔奖与海外华人作家\刘俊

2021-10-26 04:27:3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二○二一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生活在英国却来自坦桑尼亚的作家阿卜杜勒扎克.古尔纳。在瑞典文学院发布的颁奖辞中,他们给出了颁奖理由:他对殖民主义带来的后果以及对置身于不同文化与大陆鸿沟中的难民命运,具有一种坚定执著且充满激情的洞察。

  古尔纳至今出版了十部长篇小说以及众多的短篇小说,长篇小说有《对于离去的回忆》、《流浪者之路》、《天堂》、《受赞美的沉默》、《在海边》、《最后的礼物》、《来世》等。他在作品中极力避免那种普遍存在的对于殖民前更原生态非洲的怀旧。回忆、无根、爱、身份认同、自我想像以及躲避暴力/歧视,是其小说的主要内容,而表现难民/移民在不同文化/大陆缝隙中的生存努力和生活状态,则成了他大部分小说的展开维度。古尔纳在创作中奇妙地结合了英国文学传统,多元化的背景有助于他对多种文化/文学/语言的“接纳”,这最终成就了他。

  古尔纳的生活/文化背景,与遍布世界的海外华人作家,有着极大的相似性。众多的海外华人作家,也有不止一种文化背景,回忆、无根、爱、身份认同、自我想像以及躲避暴力/歧视,也是许多人常在作品中表现的内容。白先勇的《芝加哥之死》写中国留学生吴汉魂“立在梦露街与克拉克的十字路口,茫然不知何去何从”,虽然“芝加哥在他脚底下以一种澎湃的韵律颤抖着,他却蹒跚颠簸,跟不上它的节拍”;后来于梨华在《又见棕榈,又见棕榈》中,将吴汉魂身在异国的茫然不知所措,扩写成“无根的一代”共同特性。到了查建英、哈金和凌岚这些后来者,回忆、无根、爱、身份认同、自我想像/期待以及(无法)躲避的暴力/歧视,在《丛林下的冰河》、《落地》等作品中同样可以看到。

  古尔纳能得诺贝尔奖,具有类似经历/背景的海外华人作家,谁谓不能──端看如何写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