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过眼录/端方与暨南学堂\刘俊

2021-12-07 04:27:5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前几天暨南大学庆祝建校一百一十五周年。说到暨南大学,不能不提到它的前身暨南学堂,也不能不提到它的创办者端方。端方出身满洲上三旗中的正白旗托忒克氏,字午桥,号匋斋。在晚清封疆大吏中,他算是见过世面的,一九○五年五大臣出洋考察,端方就是五人之一。海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显然对他后来旧中有新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影响。端方欧洲考察归来途经南洋,受到当地华侨的热烈欢迎,也使他发现华侨子弟有回国接受教育的需求。于是在学部特派南洋查学委员钱恂的建议下,上书光绪,建议设立学堂专招华侨子弟,实施“中学为体”的教育。端方的极力推动,使得暨南学堂在他出洋考察回来后没两年就办成了。

  暨南学堂创办之时端方正督两江,因此暨南学堂最早就设在南京,后历经上海、福建,最终落户广州。学堂名称“暨南”出自《尚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寓意中华“声教”广播四方,无远弗届。办学之初,为了使这所“宏教泽而繫侨情”的新式学堂在办学经费上有充分保证,端方特别请旨由江海关和闽粤海关负责支持,这使暨南学堂的办学经费相当充足──当年的侨生不但学费、膳宿费全免,学校还给他们发服装、发零用钱。

  暨南学堂专为华侨子弟回国求学而办,这些来自世界各地(以南洋为主)的侨生,初入中土,从语言到生活习惯,从思想观念到行为做派,都与晚清社会格格不入,难免会惹来社会上的一些敌意。据说端方为了保护这些侨生,想了各种办法,如路上看见暨南学生,会拉他们上自己的马车同乘,以示器重;还曾给学生发纸扇,上有端方题字,以资保护。为了让这些“流寓远方,不忘中土,情殷内渡,志极可嘉”的回国求学侨生能愉快生活认真学习,端方真是费尽了心思。

  辛亥革命起,端方殒命,暨南学堂一度停办。一九二七年,已迁至上海的暨南学校改组,始称暨南大学。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