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曾经问过:“见你经常在专栏和社交媒体讲述你和儿子的生活状况,你俩一定父慈子孝、情深似海……”我大部分时候都会回答:“你们看到的相片,都是拍摄几十张之后选出最美丽的几张才上载的;你们读到的故事,都是比较值得纪念的趣事,还有太多不为人道的背后辛酸呢。”说是辛酸,也不尽然。倘若厨房没有酸甜苦辣不同调味料,又怎能烹调美味可口的各式食品?
儿子看电视、玩手机,耳濡目染,不可能不接触到社会状态和各类资讯。有些假期的日子,我会与儿子同床而睡。他不知在什么途径学到以嘴巴发出一些怪声,整晚在床上怪叫不停。我几次认真地告诫他停止,他却不加理会;我本想对他不瞅不睬,但他却变本加厉。气极之下,我将枕头扔过去后走出睡房,他在床上大叫:“我要找警察!”他那原本仍未进睡房的妈妈到来调解:“你要警察捉了爸爸,以后谁人带你去游玩?谁人陪你去粤剧训练班?谁人……”儿子好像没声没气了。
大部分有小孩子的家庭,父母通常都要分工合作,一个充当“好人”,另一个则充当“恶人”。这种方法有时奏效,但也未必能够成为法宝。小孩子的成长自有其法则,就像野外的大树,气根与枝桠都会四处伸展,不为环境限制。这时候,我知自己只有尽力忍耐,先让太太出面以“怀柔手法”处理,全家人便可冷静下来。
“儿子是反叛期,你是更年期。”翌日早上太太给我发讯息。我没有深究自己到底是否更年期,但我却好像明白到我的父亲当年为何会经常气结。家长与子女都要学习共处之道,就像世界各国都要互相尊重,求同存异。接受太太的讯息之后,儿子在上学前像婴儿般扑向我怀里说:“对不起,我错了。”眼里却流露出一股狡猾的神态,背起书包出门上学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