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飞逝,由香港电台第四台主办的香港十大乐闻选举,已经踏入第三十六年。从年底收集超过六十条初选乐闻,以文化及学术发展为主,新闻性为次,由音乐及文化界人士选出二十条候选名单,然后由海内外公众选出最后十条。为了避免人为推高某项乐闻,每位投票者均要选出十条候选乐闻。投票正在四台网站进行,明天结束,结果将于本月下旬公布。
记得早年这项活动的规模颇为隆重,除了请来国学大师饶宗颐为“十大乐闻”题字,在宣布结果时更在酒店贵宾厅搭建美轮美奂的讲台,由费明仪等尊贵嘉宾将纪念品颁授予获奖乐闻代表(见附图),也安排现场演出,为刚过去的一年画上休止符,展望新的一年。可是过去几年可能由于财政关系,风光不再,加上疫情,能够坚持举办已经很不容易。
说回去年各候选乐闻,如果以性质分类,告别的项目最多,共有六条。最为唏嘘的,是两位资深乐评家的离世。黄牧和周凡夫过去几十年的音乐文章,启蒙超过一代的广大音乐爱好者。周凡夫更是文字、广播两栖,就是十大乐闻本身也是由他在八十年代发起的。笔者有幸与他一起主持乐闻揭晓多年,去年因为限聚令,未能在录音室面谈结果,那也是他主持的最后一次。一年后的今天,他的离世成为候选乐闻之一,能不伤感?
另一位突然离开的,是女高音陈蝶梅。消息在候选乐闻选出后传出,大家都非常诧异。咨询大家意见后,决定将之列为第二十一候选乐闻。陈氏是香港少有的艺术歌曲专家,近年发表了《我的歌曲之旅》唱片,先后演出十个国家的歌曲,其中代表中国的,是林乐培的《李白夜诗三首》。
名单中有四则乐闻向几位殿堂前辈致敬,包括“香港歌剧之父”卢景文、“香港现代音乐之父”林乐培、“香港儿童合唱团之父”叶惠康,以及“香港流行音乐之父”郭利民。也有晚辈的“十大杰青”指挥廖国敏。
与疫情有关的乐闻有两条,希望明年候选乐闻时降为一条:疫情结束,音乐起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