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童眼观世/戒“电子奶嘴” 父母以身作则\梁 戴

2022-01-27 04:25:2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最近,看到一则啼笑皆非的新闻,美国新泽西州一个家庭搬屋,由于父母无暇兼顾二十二个月大的儿子,于是将手机塞给儿子当“电子奶嘴”,后来才发现他竟然疯狂网购了价值一千七百美元的家具。

  原来当时手机停留在挑选家具的网页,二十二个月大的儿子于是依样葫芦,在购物车不断点击按键。该对夫妇事后反省说,为防事件重演,以后会在手机添加密码及删除信用卡讯息。笔者觉得,这对夫妇其实并没有汲取教训,一开始将手机当“电子奶嘴”,以换取半刻宁静,根本就是错误。

  在香港,滥用电子奶嘴的程度更严重,身边有几对年轻夫妇亲友,自小朋友出世几个月开始,一到喂食时间就出动“电子奶嘴”辅助,久而久之,子女没有“电子奶嘴”就食不下嚥。甚至与亲友饭叙时,也总是机不离手,与长辈没有任何沟通。

  外国很多研究报告已忠告,六岁以下幼儿要尽量避免使用电子产品,如非学习目的,每日累计不宜超过一小时。太早把电子产品给幼儿,最严重的是影响脑部发育,可能导致注意力缺乏、认知力延迟、学习能力下降、变得冲动以及缺乏自制能力。过度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儿童患上忧郁症的机会也会增加。有研究指出,如果儿童在睡房使用电子产品,肥胖发生的概率会提高百分之三十。

  当然,还可以罗列一系列衍生的副作用,如潜在辐射危险、妨碍社交……相信很多家长也承认问题的存在,但为何还要将这些“软性毒品”给子女呢?最简单的解释是,新世代父母贪方便,另一原因是,他们自身也“中毒很深”。

  曾听过一个朋友教训年幼的子女,不要机不离手。对方立即反唇相讥,“你也这样啊?”做父母者立即无言以对。

  由于现时很多学校都推行电子教材,电子通讯器材成为日常沟通的必备工具,要完全禁绝已没有可能。但为人父母者不能无所作为,首先是约法三章,避免无限制使用,然后是以身作则,限制自己过度使用。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