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馆藏撷英/“旅美”荫馀堂\閒雅

2022-03-18 04:25:1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于博物馆而言,建筑本身也是一件大型的装置艺术品。建于清康熙年间、有二百多年历史的徽派建筑“荫馀堂”(附图),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迁建至美国波士顿东北边小镇塞莱姆(Salem),成为碧波地.埃塞克斯博物馆(Peabody Essex Museum,PEM)最广为人知的藏品。

  一九九三年,美国学者白铃安(Nancy Berliner)到安徽休宁县黄村旅行,爱上粉墙黛瓦的古村落,甚至想把一座徽派建筑“搬”回美国。她曾在中央美院留学,后任职于PEM中国艺术主任。一九九六年,她再访黄村,偶遇荫馀堂,这座原为当地黄氏富商的祖宅。因黄家子孙于八十年代中迁居城市,古宅处于废弃状态。白铃安获美国富达投资集团基金会资助一点二五亿美元,买下了荫馀堂,作为中美文化交流计划的一个项目。

  荫馀堂占地四百多平方米,是一座二层楼、四水归堂式的天井院落,内有十六间卧室、中堂、储藏室、鱼池、马头墙,先后住过八代人。一九九七年,全屋拆下来的物件一共数十个集装箱运往美国。之后五年,精通建筑的中国专家和安徽工匠,协助美方完成装拼。除了建筑本身,屋内一切几乎精确重建,还原黄氏家族最后居住时光景,并于二○○三年六月开幕。

  数年前,笔者参观过荫馀堂,室内布置琐碎却细腻,每一样小物件似是影像凝固式的片段纪录,让人细味曾居此的家族的生活点滴。因搬迁和重建之不易,博物馆对荫馀堂的保护极其严格。馆内另辟门禁,参观者二十人一组,参观时间仅半小时,严禁拍摄。在他乡“重生”的荫馀堂,可谓国际文化交流的一笔浓墨,一件件最日常的物品,皆是了解中国文化的起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