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瓜 园/荠菜与副刊\蓬 山

2022-03-24 04:25:1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跟三两老友閒谈,其中一位刚发表了篇关于荠菜的小文。恰好前一晚我刚做了一盘荠菜煎蛋,色香味俱鲜,深感春天之恩惠,遂随口冒出一句:“没有荠菜的春天,就像没有副刊的报纸,少了很多滋味。”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早春,荠菜一簇簇伏在田间地头,大报小报的副刊都绿油油的,可爱了许多。其实,荠菜不光在副刊的田野绽放了诗歌、散文、国画、摄影的灵感,在厨艺、养生保健版也成为座上宾,无形之中养活了多少作者。

  我家对荠菜的宠爱,简直到了信仰的程度。妈妈每年春天,都要叫上几个老姐妹,到农田里去挖荠菜。她嫌菜市场上卖的那种温室大棚栽植的荠菜没有味道,“少了土腥气”。荠菜的吃法太多了:剁馅包饺子、包子,做滷汤浇手擀面,炒蛋,攒菜肉丸,捏菜团子,跟小米一起煮粥,就像陕北“信天游”的歌词,“绿格莹莹黄格澄澄”。但妈妈最锺爱的初心做法,就是将荠菜洗淨,撒上玉米麵和少许盐搅拌,笼屉上蒸几分钟就可出锅。

  我说起荠菜与副刊的话题,妈妈静默了几秒钟,竟突然感慨地说:“我们那时候,荠菜可是主角。”我理解她的话,“主角”意思就是“头条”。如今人们吃多了大鱼大肉,饫甘餍肥,清香的荠菜解腻爽口。而妈妈小时候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早春正是青黄不接,“荠菜是最鲜的,我们夹在玉米饼子里,感觉像吃鱼一样。”

  饥寒时能果腹解馋,饱胀时则可清理肠胃,这是何其难得的美德。副刊也一样,资讯匮乏时可做精神食粮,资讯爆炸时也可放松怡神。在春天的版面上,桃红柳绿已经占据了几千年的头版。“春在溪头荠菜花”只能挤在副刊。但角落里那低调平静的一抹翠绿,多么隽永而耐人寻味啊。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