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文艺中年/疫下儿童节\轻 羽

2022-04-04 04:24:1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香港习惯以四月四日为儿童节,但到底什么年纪才算是儿童?我相信大概是小学生吧,入读中学之后便是青少年了。我儿现在是小六学生,今天算是他最后一个儿童节,有些事情要在这之前完成,往后便要踏入另一个阶段。

  六年级开学之初,即仍未进入第五波疫情之前,学童除了如常回校参与面授课堂,还要赶及完成一些恒常事情。香港所有小学生都会参加“牙科保健计划”,费用全由政府承担。学童每年可到牙科诊所检查牙齿,如有蛀牙,亦会获得治理。就像以往一样,去年底我带儿子去检查牙齿,“他的牙齿保养很好啊,没有蛀牙。”听到牙医这样说,我满心欢喜。“保健计划已完毕,明年不用再来了。”牙医续说。“那么他要去哪里检查牙齿?”我自然反应地问牙医,可是牙医好像有点诧异:“届时他是中学生,要自费光顾私家牙医喔。”由是,我知道儿子即将不再是儿童了。

  香港的学童自出生之后便享有很多医疗服务。卫生署会给家长一本“儿童健康纪录”手册,家长只要跟着既定时间表,孩子在不同年岁便可免费接种各式疫苗,例如初生的卡介苗、两个月的白喉和破伤风、一岁的麻疹、小一的小儿麻痹症,直到小六再接种麻疹加强剂。我儿本应在今年一月接种最后一次麻疹加强剂,可惜受第五波疫情影响,现在也未知会延期至何时。事实上,香港大部分成年人都经历过这些流程,我却不明白为何现在有些人还会抗拒接种新冠疫苗。

  对于儿童来说,也许他们在现阶段不觉可惜,但作为成年人及家长,除了忧虑孩子的健康,我亦会担心他们将来会否感到一些遗憾。就如今年小六原定最后一次呈分试已告取消,孩子不用以此作为入读中学的评核数据,可是这对儿童的成长真有益处吗?今天是儿童节,成年人更应该为儿童着想。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