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大川集/电子书\利 贞

2022-06-06 04:24:2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6月2日,Kindle发布公告,说一年之后的2023年6月30日,就会停止它中国电子书店的运营。

  我看了一眼塞在书房角落里的Kindle,按下开关却发现屏幕上出现一个巨大的感叹号──没电了。我为Kindle接上电源,然后等待。这一幕在记忆中似乎已经发生过很多次,我的Kindle总是在“充电─闲置─放到没电─再充电”的循环之中。

  身边同样有Kindle的朋友都注意到了这则新闻,但和我一样反应比较冷淡,还有说“专业泡面盖兼职阅读器这下终于可以回归主业,专心盖泡面了”。停运中国电子书店并不会给大家造成多大麻烦──毕竟大家虽然都有Kindle,但都用得越来越少了。当初选择Kindle,除了看中墨水屏的奇妙质感之外,一大因素就是相对于大部头的实体书,电子书阅读器实在是很轻巧很方便。现如今,在轻巧与方便方面,电子阅读显然有了更好的选择──各类手机APP。而如果说Kindle的作用是“将出门要带的实体书体积和质量都缩减到原本的十分之一”,那么将阅读功能整合进原本就要带的智能手机,则是将十分之一直接归零,带一个轻巧的,总比不上不带呀。

  虽然Kindle只是会在一年之后关闭中国电子书店,但近几年来,它已颓势尽显。想来,Kindle的命运似乎有点像传呼机。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它们都曾大行其道,但因为某个新技术的出现,身上的光芒也就逐渐暗淡,最终退出历史的舞台。但传呼机的退出,不代表远距离通讯需求的消亡,反而是需求更加旺盛,促使了手机这一新技术的诞生。同样的,Kindle离开了,电子书则没有。阅读的需求从未减少,电子阅读的需求也从未减少,只是承载平台的优胜劣汰而已。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