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城市,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味道。
香港,是一种精心雕琢的味道。在高级商场中,随处可闻高级化妆品特有的精致脂粉香味,商场毗邻的海岸,则是一股带着微腥的淡淡维港海水味,如果踏进郊野公园,清新爽朗的山林味道,又能洗濯肺中的污浊空气。但更多时候,香港更是个没有味道的城市,高效且随处可见的空调,不仅为城市带来了凉爽的空气,也将空气中的“人”味吹走了。
深圳,是一种拚搏的味道。走在深圳的街头,能闻到的是各种年轻的味道。早上油条豆浆早餐店蒸汽氤氲的朴实香味,三十五摄氏度骄阳下,骑着电单车经过路边的外卖小哥身上的汗味,小街上,正在装修的小店,农民工兄弟挥着大锤砸下来的灰尘味道,晚上小巷子里的炒粉炒面,激发美拉德反应的油香肉香。深圳的味道,不那么宜人,不那么清雅,却带着青春与奋斗的气息。
文学家芥川龙之介在小说里提到一段关于嗅觉的绝妙描述,他说佛罗伦斯的特有气息就是“伊利斯的白花、尘土和古代绘画的油漆味”,东京的味道就是“大川河的水的气息”,相对于可以被记录的声音与影像,嗅觉似乎显得有点抽象,但它也能更直观的展现一个城市完整的风貌。
听到广州街边鸡公榄的叫卖声,可以脑补出活灵活现的民俗场景,看到中环雨后的石板街,能够想像出一个世纪前这里的风雨变迁,但如果将中环精致的香氛味道,维港海水的咸味,一起放进瓶中,或许一个活灵活现的香港就能出现在脑海中。
有时候,我们可能光凭着眼睛去欣赏一座城市的人文风情和自然风光。或许我们可以打开感官,让鼻子先行,用嗅觉去丈量这个世界,也许会得到不一样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