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负暄集/晓蕾\赵阳

2022-07-20 04:24:3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战友”,这是晓蕾对我和她的关系进行的精准定位,当然,这个定位来自于“人生”这个从时间和空间上都无比辽阔的坐标,以及我们共同经历的岁月。

  晓蕾的文字,从小学开始就展现出卓尔不群的一面。她对事物的思考比同龄人深入,思想也成熟得多。比如,她在小学四年级的一篇课堂习作里,写到大雪初霁、阳光下的雪人时,她想到的是作为人类,应该如何看待自身和生命。所以,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读初中的晓蕾就已经频频有作品发表在《中国校园文学》这类严肃文学杂志上,一点都不足为奇。

  我和晓蕾也正是在那个年代认识的。笔友,鲜明的年代感,对于现在的人来说,陌生而遥远。我们在同一家中学生报纸的同一个版面发表文章,大概每个月都会隔空交会一次。她很喜欢我的散文诗,于是写信给我。书信往来中,我们成为了知己,青春的秘密,成长的烦恼,间或有涉世之初的沉重。从中学到大学,我们的通信因为互联网的盛行和电话的普及而中断,但那些信却让我们深刻地了解着相距几千里的彼此,我的家庭变故、父母早逝,她的初恋悲欢、人生况味。

  后来,我们大学毕业了,她成了金融业的翘楚,偶尔写下的文字,依然那么深刻,甚至丝毫未改年少时对世俗的批判。这几年,我们的联系并不频密,但每每联络,都是事关生死的大事,比如,她的爱人罹患重症,我也数次在死亡线上徘徊。但我们总觉得,在这样的时刻,和对方的心在一起跳动,日子才变得踏实和光明。

  写下这些文字时,我又看见晓蕾在她的朋友圈里分享对职场不公的只言片语,率真犀利。我会心一笑:我们都在与生活“战斗”,共同面对风雨、温暖彼此、鼓舞生命,这不是战友又是什么?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