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瓜园/给谁写信?\蓬山

2022-07-22 04:24:3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一群集邮的邮友,在群聊里相互吐槽,一大堆积攒多年的邮票,如今成了负担。收藏也价值不大,用又用不掉。邮票是用来寄信的,可是现在谁还写信呢?给谁写信呢?我们连一个写信的对象都没有了。

  “从前慢”的年代,写好一封信,小心翼翼贴牢邮票,隆重庄严地放进邮筒。生怕不够虔诚,信会生气,会在中途跑掉。纸笺上的情愫,跋涉万里关山,甚至远渡重洋,发酵得愈加浓烈。忖度、猜测、牵挂、担忧、表白、倾诉,互相交融。

  拆信的时候,那才是真正的“拆盲盒”。心如鹿撞的甜蜜期待,家人亲情的温馨,仿佛给信封笼罩上一层神圣的光环。一笔一画的字迹,分明还落满了写信时聚精会神的目光,或许还有不经意的莞尔,掉落在信笺上泛了几圈涟漪。某次,收到友人从法国寄回的一封信,里面还夹着一片塞纳河畔的树叶。惊喜之中,那种沾着指纹、渗着温度、充满质感的直接传递,是电子产品不能比拟的。

  科技日新月异,如今手机短讯都已被淘汰。人们已习惯在社交APP上直接语音通话、视频通话。以前说“天涯若比邻”,“比邻”毕竟还在隔壁,现而只要有网络信号,任凭是在地球的哪个角落,两个人都简直如同一屋檐下,足不出户就能面对面聊天。

  一切都是那么风驰电掣,便少了那份细细思索品味。就像以前的电视剧集,总有那么多的悬疑、巧合、误会、擦肩而过,需要仔细的推理、琢磨,让人看得津津有味。而今,网络四通八达,很多事就能一键触达,人人仿佛都在“裸奔”,处处都是透明的,同样的剧情如果照搬,便失去了合理逻辑,也就变得越来越牵强、无趣。

  我们找不到写信的人,其实就是找不到那永已逝去的从前。

点击排行